新华社长春11月26日电(记者薛钦峰)“苞米上楼,卖粮不愁”,这是很多东北农民口中的一句顺口溜。在吉林农村,过去由于储粮条件有限,很多农民把玉米堆在地上,俗称“地趴粮”。而现在,秋收过后,颗粒归仓。一座座装满玉米的“苞米楼子”出现在院子里,成为农民们的储粮“神器”。
2米多高、1米多宽,由钢制框架加上金属网制成,距离地面20多厘米,在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安乐村,子荐家庭农场院子里摆放着5个今年新建的“苞米楼子”,十几万斤玉米棒子塞得满满当当,远远看去一片金黄。
这个农民口中的“苞米楼子”,叫科学储粮仓,是这几年吉林乡村正在普及的一种储粮设施。今年赶在秋收前,子荐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艳红在自家院子收拾出一块空地,把“苞米楼子”全都安装好。秋收后,李艳红便把玉米装了进去。“通风透气,不用担心下雨和老鼠,苞米能储存好几个月。”看着自己家的粮仓,李艳红心里美滋滋的。
这几年,随着经营规模扩大,李艳红家的粮食越来越多。过去秋收后,她把玉米直接堆在地里,上面盖一层塑料膜。由于接触地面,赶上天气不好,苞米霉变时有发生。“加上被老鼠吃,每年都得损失不少粮食。”李艳红说。去年秋收后,为了减少粮食损耗,李艳红早早便把粮食卖掉,却没赶上好价钱,也因此她下定决心要建粮仓把粮食保管好。
近年来,吉林各地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,鼓励农民使用科学储粮仓保管粮食。“建一个粮仓得4000多元,自己花1000多元就行,剩下的政府给补贴。”榆树市五棵树镇永吉村种粮大户司海丰说。司海丰去年建起3个粮仓,今年秋收后,除小部分玉米提前销售,他把大部分玉米都储存了起来。
今年,吉林多地遭遇风灾,玉米出现倒伏,司海丰家的玉米产量也略受影响,但他对卖粮收入并不担心。过去“地趴粮”是看天卖粮,粮食扎堆上市很难卖个好价,现在有了粮仓,能看价卖粮。“储存到明年,干粮价格会更好,一公顷玉米能多挣一两千元,有了这‘苞米楼子’就相当于增收了。”司海丰说。
科学储粮,减损增收。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以来,吉林省已累计帮助农户建设科学储粮仓48万套,并示范带动农户自制简易储粮设施150万套,占玉米种植户的四分之三,全省每年减少粮食损耗达上亿斤。